西藏萬元村的溫室大棚蔬菜產業(yè)
汽車沿日亞公路,出日喀則市區(qū)約20多公里,遠遠地就看到了公路旁連片的溫室大棚。陪伴的巴扎鄉(xiāng)黨委布告尼瑪次旺說:“這片大棚是2003年建起來的,當時,國家和援藏各投資250萬元,建起了71座尺度化溫室大棚。”
記者隨意走進一座溫室大棚,只見滿棚的黃瓜藤,像是正在繼承檢閱的方陣,每行是并排的兩列黃瓜藤,每列是13根藤,每一根藤都纏繞著從大棚鋼架上系下來的一根細繩,藤上掛滿了青翠的黃瓜。
村里的科技特派員普窮介紹,尺度化種植的溫室大棚,每個棚種多少顆苗,每一顆苗間距多大,都是有嚴格劃定的,這樣才氣確保黃瓜長勢好、產量高。在各個溫室大棚里,記者看到,無論是種西紅柿還是青椒,都有一套嚴格的尺度,這是白朗縣技能人員總結出來的一套尺度化種植模式。
正是有了這一套尺度化的種植模式,彭倉村的大棚才效益可觀。普窮介紹,就以剛才旅行的黃瓜大棚為例,前一茬大棚種的是西瓜,半年賺了9000元,這一茬種黃瓜,現(xiàn)在已收入5000多元,一年下來,這個大棚至少收入15000元以上。
可便是效益這么好的溫室大棚,在2003年時,村里卻沒有幾個人私家樂意種,各人甘心守著自家的青稞地,也不愿去種這些不能當飯吃的溫室大棚。為了給村民起個帶頭作用,縣里派了10多名技能人員來照顧這片溫室大棚,并引導樂意種植大棚的村民舉行種植。
普窮便是當時的第一批人。當年,普窮種植了一個大棚,收入6000多元。嘗到了長處的他又主動申請了兩個棚,兩三年下來,他已成為了村里有名的萬元戶。模范的力量是無窮的??粗崭F等人發(fā)了財,村民們都動了心,紛紛申請了溫室大棚。
現(xiàn)在,村里人每戶廣泛都有兩三個大棚,有些人家乃至本身構筑了大棚。村委會主任拉巴扎西介紹,全村現(xiàn)有108個大棚,因為是尺度化種植,以是一個大棚收入至少在15000元以上,比別的大棚要高6000元左右。
現(xiàn)在,彭倉村的溫室大棚,一年可以產收效益160萬元左右。
放肆生長蔬菜產業(yè),讓彭倉村摘失了貧苦的帽子。已往的貧苦村,現(xiàn)在成為了遠近馳名的“萬元村”。村里,家家戶戶的房子修得就像別墅一樣。走進村民旦木真家,只見寬敞的客廳里,油亮的木地板、種種藏式家具雕刻得極其英俊,客廳中間一臺50英寸的大電視,讓記者以為宛如看家庭影院一樣平常。
旦木真說,他家有3個大棚,今年緊張種植了西紅柿、西瓜和黃瓜,這大半年下來,他收入了30000多元,預計到年底,3個大棚能給他帶來50000元的收入。旦木真家勞力多,家里另有一個畫匠和一個木匠長年在外打工,再加上40多畝地的糧食收入,一年下來,百口人的總收入高出10萬元。說起自家的新房,旦木真說,房子是客歲修好的,花了40多萬元,有800多平方米。
拉巴扎西主任報告記者,像旦木真這樣的,在村里算中上等。
今年,彭倉村又有了本身新的目的,普窮介紹說,彭倉村正在舉行蔬菜品種升級,要種植經(jīng)濟附加值更高的品種,上半年,全村就試種了10個大棚的草莓,現(xiàn)在看,效益非常不錯,一個大棚收入在20000元左右。普窮說,下一步等技能成熟后,預計收入還會進一步提高。
聽著彭倉村人的豪放話語,我們信賴,彭倉村人的日子肯定會過得更紅火。
相關新聞
- 葉面肥的使用要求2022/11/7 14:54:48
- 青葵科技昆明飼料廠之豬飼料的搭配量2014/12/22 0:00:00
- 元寶楓苗的種植養(yǎng)護技術2019/4/4 9:14:51
- 益果靈牌噻苯隆介紹夏季施肥注意事項2020/7/20 13:57:10
- 昆明羊飼料對羊群生長的作用2018/5/30 0:00:00
- 為什么要使用葉面肥2021/12/7 10:50:29
- 元寶楓基地介紹元寶楓移栽2020/12/11 17:54:01
- 葉面肥的使用優(yōu)點2020/1/7 11:35:58
- 益果靈牌噻苯隆在棗樹上的應用2020/9/28 11:31:37
- 元寶楓和五角楓的區(qū)別2021/12/27 22:04: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