化學防護服應具有那些要求?
化學防護服應具有那些要求?
防護化學威脅。該防護服應能夠抵抗以下(不限于)化學品:
a. 神經毒劑
i. G系列
ii. V系列
iii. 神經毒劑更濃的形式
b. 糜爛性毒劑
i. 芥子氣
ii. 劉易士毒氣
iii. 糜爛性毒劑更濃的形式
c. 壞血性毒劑
i. 氫氰酸
ii. 氯化氰
d. 窒息性毒劑
i. 光氣
e. 防暴劑
f. 有毒工業(yè)化學品
i. 氯
ii. 氟化氫
防護服應對3.3.1中所列物質的蒸汽防護至少24小時,并且對3.3.1中所列物質的液體防護至少6小時
防護服應在打開包裝后,但未置于污染的環(huán)境下保持防護能力至少30天。
防護服應能吸收由已知化學品產生的潛在有害氣體,測試按照ASTM F739標準或等同標準。投標人負責提供測試報告作為證明,測試報告必須由已建立的實驗室,ISO標準或等同標準。
生理要求
防護服應能防止所有可能的化學品與身體的接觸,但是又必須能夠排除身體的熱和汗,以降低穿著者的熱應力和生理負擔。此外,防護服還應符合以下要求:
a. 用EN ISO 9237:1995的測試方法,整套防護服的透氣指數在100PA,應至少150l/m2
b. 用ISO 11092:1003的測試方法,抗水蒸氣散布率應小于0.08m2.mbar/W
耐洗性。
防護服經過5次洗滌應還可使用并保持其防護性能。投標人應提供經過每次洗滌后的防護等級的圖示(按照段落3.4.1中的標準的百分比)。防護服也會用蒸汽、熱空氣或其他方法對防護服進行凈化處理。
物理性能
原材料。制作防護服所用的原料(外層和內層)應是透氣的。該原材料不能刺激皮膚或造成不適。投標人應按對每種所用的材料按以下做詳細說明。
a) 原料組成
b) 纖維成分
c) 密度(每25mm)
d) 克重,總共的(g/m2)
e) 拉伸強力(經緯向)
f) 撕破強力(經緯向)
g) 縮率(經緯向)
h) 色牢度
i) 透氣性(l/m2s)
j) Clo-值(deg C hr/kcal)
k) 外層的表面張力(N/m)
l) 外層的防水滲透性
m) 外層的防水噴淋
n) 外層的防油性
o) 對面料防護層/吸附層的附加方法
p) 碳層的厚度,和防護服的碳散布區(qū)域
服裝的外層
數碼迷彩。防護服的外層是數碼迷彩花型。與標樣在自然光下比對。印染質量良好無白點和色斑。數碼迷彩花型應保證在防護服打濕的情況下仍然是可辨別的。不允許有疊印。